JAX hFcRn小鼠应用指南
1986年,Orthoclone OKT3®的获批标志着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 antibody, mAb) 首次应用于临床。自 Orthoclone OKT3®获批以来的30多年里,70多种抗体被批准用于治疗或诊断,占整个生物治疗市场份额50%以上。这类治疗药物之所以取得成功,得益于相较小分子化合物的关键优势,如较高的靶向特异性和极低的基因毒性。然而,抗体的临床前开发也面临着某些特有难题。抗体具有高度的物种特异性,不仅表现在与靶标结合的可变区,也表现在延长抗体半衰期所需的Fc区。
测试页222
博客中心
我们的博客主题聚焦于为患者提供精准和个性化医疗的新技术和发现,将助力您的研究进程。您可通过左侧栏目筛选您关注的主题。
小鼠基础知识十五: 小鼠种群管理
不知不觉小鼠基础知识系列已经到了尾声,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总结一下小鼠种群管理的实战要点。
小鼠种群管理实际上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概念,它涵盖动物、设施、人员以及所有流程的管理,也包括从每天简单的工 作 (比如检查水瓶、更换笼盒) 到复杂的项目 (比如发现病原微生物污染并扑灭)。而种群管理的最终目的则是,生产并 维持健康的、遗传稳定的实验动物,以更好地支持科学研究。对于研究人员来说,通常不需要参与到种群管理的具体 工作中去,但是了解其中的原则和可能的风险,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与动物设施的工作人员沟通,进而保障实验。关于种群管理的大部分内容在本系列前面的文章中其实已经详细描述过,在最后一课里,我们把一些要点集中列出,作为总结:
小鼠基础知识十四: 近交系小鼠的历史故事
1. 近交系小鼠的诞生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小鼠为医学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人们借助小鼠模型研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小鼠基础知识十三: 小鼠并非一成不变 — 别让遗传漂变影响您的研究
本篇将和大家来聊一聊小鼠遗传质量的那些事儿。
1. 什么是遗传漂变
在小鼠的繁育过程中,即使没有选择压力,由减数分裂或DNA修复错误引起的随机突变也总是发生,进而导致种群基因组变化,这一现象即称为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无法避免,而由漂变带来的突变则在群体中随机固定或消失。在近交系小鼠种群中,通常每6-9代就可能会有一个位于编码区域的突变被固定下来 (Drake et al., 1998; Chamaray and Hurst, 2004)。